澤州縣位于河南省與山西東南端邊界處,太行山南麓,自古為通向中原的門戶,史稱“河東屏翰,冀南雄鎮”。南與河南省濟源、沁陽、博愛、焦作等諸縣市交界,北至界碑嶺與高平市毗鄰,東與陵川縣相連,西與陽城、沁水縣銜接。縣域環繞晉城市城區。全縣境內河流縱橫,主要河流為沁河和丹河兩大流域,均流入河南省。總面積2023平方千米。
澤州縣域東西寬62.75公里,南北長58.85公里,總面積2023平方公里,約占山西總面積的1.2%, 其中山區面積1328.4平方公里,丘陵面積577.9平方公里,平原面積 116.7平方公里。轄14鎮3鄉,633個行政村,14萬戶,52.6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45.4萬人,耕地面積72.5萬畝,人均耕地面積1.42畝。
澤州縣先后榮獲“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很好縣”、“全國文化工作很好縣”、“全國科技工作很好縣”、“全國創建文明城鎮工作很好縣”、“全國質量興市很好縣”、“全國綠化很好縣”“全國電氣化建設很好縣”、“全國村鎮建設很好縣”。
2001年,調整澤州縣鄉鎮行政區劃(晉政函[2001]6號;1月10日晉市政發[2001]4號),由10鎮16鄉調整為14鎮3鄉,等17個鄉鎮,鄉鎮平均人口3.02萬,即巴公、大陽、高都、金村、南村、犁川、晉廟鋪、周村、大東溝、下村、北義城、柳口、山河、大箕 14 個鎮和南嶺、川底、李寨 3 個鄉, 633 個村民委員會。平均面積119平方千米:
一、撤銷陳溝鄉、巴公鎮,合并設立新的巴公鎮。區劃調整后巴公鎮人口60622人,面積112.08平方千米,鎮人民政府駐巴公村。
二、撤銷大興鄉、高都鎮,合并設立新的高都鎮。區劃調整后高都鎮人口40719人,面積119.11平方千米,鎮人民政府駐高都村。
三、撤銷水東鄉、鋪頭鄉、金村鎮,合并設立新的金村鎮。區劃調整后金村鎮人口56095人,面積212.29平方千米,鎮人民政府駐金村村。
四、撤銷東下村鄉、柳樹口鄉,合并設立柳樹口鎮。區劃調整后柳樹口鎮人口17996人,面積336.44平方千米,鎮人民政府駐柳樹口村。
五、撤銷南河西鄉、大箕鄉,合并設立大箕鎮。區劃調整后大箕鎮人口23390人,面積131.9平方千米,鎮人民政府駐大箕村。
六、撤銷土河鄉、衙道鄉、追山鄉合并,合并設立山河鎮。區劃調整后山河鎮人口25504人,總面218.05平方千米,鎮人民政府駐馬街村。
七、撤銷魯村鄉、北義城鄉,合并設立北義城鎮。區劃調整后北義城鎮人口28518人,面積71.65平方千米,鎮人民政府駐北義城村。
八、原下村鎮、大東溝鎮、南村鎮、周村鎮、梨川鎮、晉廟鋪鎮、大陽鎮、李寨鄉、南嶺鄉、川底鄉建保持不變。
2001年底,澤州縣轄14個鎮、3個鄉,639個行政村,1204個自然村,2695個村民小組。?年,總戶數13.9萬戶,其中農戶12.6萬戶;總人口50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45.5萬人。
相關信息:
*
陵川縣
*
陽城縣
*
高平市
*
城區